五脏之气咸润者,则下味也。大凡病则气滞而馁,故香附于气分为君药,世所罕知。
今阳明病,有初得之一日,不发热而恶寒者,是太阳去表之邪未尽,故仍恶寒也。由是观之,则子之痞凡一快者,则子之和亦一伤矣;不逾月而快者五,子之和平之气,不既索乎!故然如不终日也。
夫医而至于针砭药饵,第二义矣。虽见浮而动数之阳脉,一经误下,则必变为迟阴之脉矣。
首揭此条,为太阳病之提纲。哕,与三阴证同见者,为虚为寒;与三阳证同见者,为实为热。
成无己曰:气宜通也,以塞故痛。故取茯苓桂枝直趋肾界,预伐其邪,所谓上兵伐谋也。
凡服桂枝汤吐者,其后必吐脓血也。咽痛,少阴寒热俱有之证也。